2019年11月份,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50.5,较上月末上升4.3%,年同比上升2.6%。其中,建材价格指数为167.4,较上月末上升7.3%,年同比上升4.3%;板材价格指数为135.4,较上月末上升2.8%,年同比上升2.2%;型材价格指数为152.6,较上月末下降0.1%,年同比下降0.5%;管材价格指数为156.6,较上月末上升1.0%,年同比下降1.0%(详见图1)。
从兰格钢铁区域价格指数来看,11月份,六大区域钢材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中南地区涨幅最大,为5.5%;东北地区涨幅最小,为1.4%;其他区域涨幅居中,为2.8%-5.4%。
钢铁行业成本分析:11月份矿焦均价下跌 成本支撑作用继续减弱
11月份铁矿石市场呈现下跌态势。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唐山地区66%品位干基铁精粉平均价格为828元,较上月下跌55元,跌幅6.2%;进口铁矿石方面,澳大利亚61.5%粉矿日照港市场价格为656元,较上月下跌57元,跌幅为8.0%。
11月份冶金焦市场价格有所下跌。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平均价格为1757元,较上月下跌86元,跌幅为4.7%。
11月份由于铁矿石、焦炭价格的下跌带动,成本支撑作用继续减弱。兰格钢铁云商平台成本监测数据显示,使用11月份购买的原燃料生产的普碳方坯成本价较上月同期下跌79元,跌幅为2.8%。
四、钢铁行业需求分析
1、出口需求:后期钢材出口或环比回升
10月份钢材出口环比、同比均呈回落态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0月我国出口钢材478.2万吨,较上月减少74.8万吨,同比下降13.1%;钢材进口102.5万吨,较上月减少8.8万吨,同比下降10.1% (详见图4)。1-10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508.7万吨,同比下降5.8%;累计进口钢材977.9万吨,同比下降11.9%。
11月份钢铁行业贸易摩擦较少。仅在月底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耐腐蚀钢进行自主反规避立案调查。当前全球经济放缓态势略有改观,加上10月份钢材出口降至年内第二低点,后期钢材出口或现环比回升态势。
国内建筑需求:后期建筑用钢需求继续转弱
2019年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三大指标中,除制造业投资略有回升外,其他两项指标回落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房地产增速分别为4.2%和10.3%,均较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为2.6%,较1-9月回升0.1个百分点。
1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对补短板的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收益可靠、风险可控前提下,可适当降低资本金最低比例,下调幅度不超过5个百分点。资本金比例的下调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政府投资亿元,有望多撬动万亿左右基建资金。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将要办六件大事,即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明显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建立更加有效一体化体制机制。2020年基建有望进一步发力,但12月天气继续转冷,大部分建筑施工将逐步停工,预计建筑钢材需求将继续转弱。
3、国内制造业需求:制造业用钢需求仍然偏弱
10月份制造业需求相关数据表现仍然偏弱。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10月份,与钢铁相关的部分下游工业产品产量累计增速下滑的品种仍然为8个。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0月金属集装箱、金属冶炼设备、大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汽车产量同比降速有所减缓;而挖掘机、铁路机车、家用洗衣机增速略有好转。
从制造业PMI先行指数来看,11月份该指数重回扩张区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9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在连续6个月低于临界点后,再次回到扩张区间。表明经济运行开始显露由降转稳迹象,但基础仍需大力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