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37.0%,较上月下挫5.2个百分点,是近7年来的最低水平,连续19个月处在50%的荣枯线以下,钢铁行业整体形势依旧严峻。
出口方面,10月我国钢材出口902.4万吨,较上个月减少222.47万吨。但目前,国际市场对我国钢材出口反倾销力度空前,未来我国钢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钢企通过出口来消化库存、收回资金将变得愈发困难。
产量方面,11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量估算值为172.79万吨,环比微增0.4%;重点企业库存为1502.90万吨,旬环比增加16.75万吨。
12月国内钢材消费进入淡季,在出口和内销均表现低迷的情况下,钢厂经营更加困难,现金流愈发紧张,厂内库存较高,亏损程度加深。受此影响,钢厂减产力度略有增加,本周全国高炉开工率下降0.56%,至76.93%。但减产进度依旧赶不上需求缩减的进度,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钢企“供给侧改革”仍需加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钢铁行业利润同比下降68.3%,国内钢企普遍经营困难。与此同时,我国10月商品房待售面积已达到6.8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8%,创历史新高。巨大库存压力将对中长期房地产投资形成压制,从而抑制螺纹钢需求。
未来钢铁行业要实现持久健康发展,就必须贯彻实施习主席“供给侧改革”讲话精神,“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是提高生产效率,清理效率低下的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当前,行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但进展较为缓慢,新增产能超出预期,淘汰产能极为有限,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仍需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