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泉分析钢铁行业当下的现状,还未到寒冬阶段,现在的状况只能算是初冬。
2008年前,国内钢铁产品市场产需基本平衡。金融危机后,国家出台四万亿元拉动经济,电力、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时期内投得快,钢材产品需求加大,钢铁产能迅猛增大,钢铁企业日子一度向好。但随着投资放缓,2011年后,产能过剩的后遗症显现出来,整个行业将进入漫长的调整期。
在曹慧泉看来,钢产品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寻找需求,这样的路子已越走越窄。但高端的制造业等钢材需求市场潜力比较大。
华菱钢铁和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合资组建的汽车板生产公司,将成为集团未来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汽车板项目属于高端板材行列,这是调结构、转型升级的最好证明。曹慧泉告诉记者,钢铁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无实质性的差异,现在比拼的是谁的产品更具有核心技术、更具高附加值,“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曹慧泉坦言,严寒之下,很难用一两个招数就能解决问题,而应该是组合拳。在企业管理上,构建以零缺陷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精益生产体系、以集成产品研发为基础的销研产一体化体系、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营销服务体系,从而系统提升企业御寒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