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占有全球大部分的钢铁产量,而日本、韩国和中国是该地区主要的钢铁出口国家。以上针对亚洲地区的反倾销调查,是全球钢铁贸易纠纷的一个体现。
今年以来,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材数量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仅今年4月份,美国从日本进口的钢材量同比增长了30%。美国钢铁企业对此感到忧虑。一些美国钢铁企业认为,日元大幅贬值导致日本钢铁产品在美国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日本媒体也警告称,日本钢铁出口大量上升,已经使得美国钢铁企业督促商务部将操纵汇率列为贸易补贴的一种形式,并对此征收一定的关税。
而对于来自中国的钢材,美国钢企则担忧会冲击自身的市场份额。今年前4个月,美国桥梁用钢进口量同比增长了33%。美国《华尔街日报》称,相较中国建材进口产品,美国钢铁企业在这方面竞争力不强。纽约大都会运输署(MTA)就表示,在桥梁用钢方面,中国钢企的产品不仅拥有价格优势,而且很多中国钢企在此种产品上拥有较好的质量,因此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中国此类产品在美国受到市场欢迎,美国相关钢企如纽柯公司就认为市场份额被抢占。该公司总裁迪米科表示:“建筑和桥梁等基建领域是我们的主要业务。而美国的建筑活动中采购的钢材产品,基本都不是美国本土产品,主要是来自中国等海外的钢材产品。”
而东南亚地区抵制进口产品则是为了保护本国弱小的钢铁企业。目前,在东盟市场,进口钢材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导致当地企业的开工率明显不足。据东盟钢铁协会估算,2011年,东盟各国的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1%,热轧长材和热轧扁平材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0%和41%,开工率不足导致很多当地钢铁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今年5月份,印度尼西亚最大的钢铁企业喀拉喀托钢铁公司表示,大量的进口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使该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其后,该国政府对韩国、日本、越南和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印尼反倾销委员会(KADI)表示,此次征收的反倾销税最高达到55.6%,为日本钢企新日铁住金支付。越南政府则应本国钢企浦项越南不锈钢公司的要求,对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冷轧不锈钢发起反倾销调查。浦项越南不锈钢公司表示,大量冷轧不锈钢产品进口至越南,从2011年的9.9万吨,在近两年迅速增长34%,这导致当地钢企在2012年仅售出该种产品8.1万吨,较2011年的9.2万吨有大幅下降。此外,越南钢铁协会称,越南当地钢企因为生产成本较高和产品本身竞争力不强,在本土市场竞争中总是竞争不过韩国和中国钢企。有分析认为,东南亚钢铁产业目前仍以小型制钢厂为主,为避免外来因素阻碍本国企业发展,东南亚国家大多采取反倾销等措施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