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的钢材市场线螺、热轧等主要钢种出现反弹,供应压力持续加大。此外,淡季行情又面临高温多雨天气,下游用钢需求表现一般,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虽然全国钢材(3484,3.00,0.09%)社会库存持续下降14周,但同比压力依然偏大,且钢企库存压力依然很大,去库存缓慢。数据显示,6月中旬重点钢企库存量135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40万吨。只有当钢价跌至钢厂的生产成本线以下,才能迫使钢厂主动减产,真正缓解供需矛盾,形成供需良性平衡的支撑点,这样钢价才有望止跌企稳,反弹回升。如果后期不进一步加大减产限产力度,市场期待的钢价回暖依旧只能是空谈。近几个月来钢厂出厂价格的频频下调又给市场带来了下跌预期,最关键的是,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未如预期般地明显增加,下游需求增速也远不及钢厂产量增长的幅度。供需矛盾尚难根本性地缓解,暂时难以影响到钢价走势的实质性回暖。
7月初的钢材市场走势,相对比较喜人,线螺、热轧等主要钢种出现反弹行情,尽管业内对于市场走势出现较大分歧,钢材价格涨跌互现情况较为明显,但全面下行的恐慌暂时隐藏了起来。但昨日公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数据却难尽人意,官方PMI和汇丰中国PMI指数一致继续下跌,显示制造业仍显疲软,反应国内经济走势疲软难改;钢市下游需求、特别是板材市场需求依然将继续收缩,七月份钢市或仍将在低位区域震荡徘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1%,创4个月新低;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降至48.2,创九个月新低。官方数据与汇丰终值难得双双下降,一致反映了制造业仍处于疲软复苏阶段。我们详细分析下官方6月制造业PMI中的各项分项指数。
从企业角度来看,中、小型企业PMI指数低于50%,分别为49.8%和48.9%,明显低于大型企业(50.4%)。这反映了内需和外需疲弱,实体经济低迷,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仍在恶化。从汇丰PMI终值创九个月新低也可以反映中小企业实体经济仍处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