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通往欧洲荷兰鹿特丹港口的两条亚欧大陆桥,分别通过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资源富集区。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处在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区域中,又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和公路运力都很充足的陆路口岸。20多年前,当亚欧大陆桥开通时,从哈萨克斯坦发运到我国的首列专列运输的就是球团矿。20多年间,我国钢铁企业借助亚欧大陆桥所处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口大量废钢、球团矿、铁精粉、铁合金等冶金炉料资源,不仅带动了该口岸和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缓解了我国废钢和铁矿石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促进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多年来,阿拉山口口岸在我国铁矿资源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钢铁企业正紧紧抓住该口岸的区位优势,稳定和扩大中亚地区的铁矿石资源市场。
内蒙古满洲里口岸是我国大型陆路口岸之一,同时也是中俄之间最大的陆路口岸,每年承担着中俄贸易中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2012年,该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到2800万吨。长期以来,满洲里口岸以原油和木材等运输为主。近两年来,随着中俄原油输运管道的开通,从2011年开始,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口原油被取消,出现约900万吨的口岸货运缺口。该口岸铁路运力的大量富余,给铁矿、煤炭等资源进口提供了机遇。据了解,满洲里口岸铁矿石进口起步较晚。随着我国钢铁产业对铁矿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该口岸自2007年起从俄罗斯进口铁矿石,当年进口量不足20万吨。近几年,满洲里口岸进口铁矿石数量大幅增长,铁矿石成为满洲里口岸进口货物中的大宗商品,俄罗斯也成了我国重要的铁矿石来源国。2012年,尽管我国钢铁行业需求有所减弱,但该口岸进口铁矿石量仍与上年基本持平。
我国另一个大型陆路口岸———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2012年通过铁路进口金属矿产资源达到413.4万吨,同比增长25.2%,占同期该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的54.1%。其中,进口铁矿石356.4万吨,同比增长28%,占同期口岸金属矿产资源进口总量的86.2%,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铁矿石的大量进口带动了该口岸金属矿产资源进口总量增加。与此同时,新疆老爷庙口岸2012年通过公路运输从蒙古国进口铁精粉量达到150万吨,比上年增长34.1%,成为继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之后新疆第三大陆路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