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高价位的带动下,全球矿石供应大幅提升,铁矿石正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记者从上述会议上获悉,2012年,力拓产量为1.99亿吨,较2011年增加710万吨,增长3.7%;必和必拓产量1.6亿吨,较2011年1140万吨,增长7.43%;FMG去年产量为6770万吨,增加1388万吨,增长25.7%;淡水河谷去年3.2亿吨,同比增加817万吨,四大矿山增加 4054万吨。
张长富预计,上述四大矿山2013年总计新增约5000万吨,世界其他国家也会相应增加铁矿石供应量。“预计今年全球新增铁矿石产量6000万到7000万吨,铁矿石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钢产量速度,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张长富说。
通过“走出去”战略,目前中国权益矿增加了2000多万吨,国内铁矿石原矿方面预计还将继续增长1亿吨以上。
多家知名机构预计2013年国际铁矿石吨价在120美元到130美元之间。淡水河谷等世界矿山则预测今年铁矿石吨价将在120美元左右波动。
目前市场上参考价格多以普氏指数(由普氏能源资讯编制,是重要铁矿石价格指数)为主,其中,不只是国际三大矿山在交易中采用指数,世界其他矿山也习惯参考这一指数进行交易。
“我们都是看指数价格,指数怎么涨跌,我们的船来了之后,按照指数卖就行。”山东一家贸易公司高层如是称。
张长富表示,目前,大矿山普遍采用的普氏指数定价看似公正,其实并不合理,“这种价格来源于从销售量的不到10%采样,以此的价格信息决定大部分协议矿价格,这对广大用户,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同日,宝钢集团采购中心总经理张典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的问题不是哪个指数更合理,而是现货的交易量太少,“每个指数都是取很小的样本代表大多数,代表性不够,这是最关键的”。 |